头孢、阿莫西林、土霉素、四环素、红霉素、螺旋霉素、氧氟沙星、庆大霉素……这类你可能非常熟悉的药物,有一个共同的名字??『抗生素』。
生活中,无论你生病,还是孩子、老人生病,都可能接触到它们。
比如,孩子白血球和c反应蛋白都偏高,炎症性原因诱发高烧,这个时候,医生开具的药物里面,就可能有头孢类混悬剂抗生素。
再比如,大人肠胃不适,查出幽门螺杆菌强阳性,而应对策略中,就需要服用抗生素,比如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等。
此外,像是鼻窦感染、喉咙感染、肺炎、尿路感染等等,都可能用到抗生素,没错,它的作用的确非常强大,能帮助我们高效对抗细菌感染。
但,不幸的一点是,大多数抗生素,在灭杀细菌的过程中,都可能发生“敌我不分”的状况。
换句话来说,它在杀掉有害细菌的同时,还可能毁掉有益细菌,这对肠道菌群来说,会带来近乎“毁灭性的伤害”……
抗生素治疗1周,她每天腹泻20次?
2015年,35岁的Andrea Duclos,从印度旅行回来后,出现了肠胃感染和皮肤伤口感染情况,医生给她开的药剂里就有抗生素。
Andrea Duclos
服药一周后,Andrea Duclos就感觉自己的肠胃状况好像更糟糕,出现腹泻状况,并且每天要跑20次以上厕所,2周内体重急剧下降15磅。
随后,被医生要求检测艰难梭菌,结果为阳性,而她吃完抗生素后的一系列症状,就来自于艰难梭菌。
这是因为,抗生素的服用的过程中,杀掉了一些肠道中的“好”细菌,进而导致“坏”细菌艰难梭菌火速繁衍,影响其他菌群的同时,引发炎症……
没错,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第一个影响就是,打破平衡,影响细菌种类的丰度:
→导致肠道菌群失衡
经过抗生素治疗后,肠道菌群的平衡会发生戏剧性的长期变化,例如,服用抗生素环丙沙星五天,可以改变大约1/3的肠道细菌种类的丰度。
尽管在停止环丙沙星治疗后的1个月内,大部分菌群恢复正常,但即使经过相对较短的抗生素疗程,仍有几种细菌无法恢复。
→可能诱发肠漏
有益菌群还会产生诸如短链脂肪酸(例如醋酸盐)之类的物质,它们“喂食”肠内壁细胞,并增加肠壁屏障的完整性,从而减少因肠壁渗漏而引起的问题。
但是,抗生素的“灭杀”可能负作用于此,诱发肠漏。
肠漏状况下,细菌、毒素等能轻易窜过肠道屏障,进入机体,带来更多伤害。